张九文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殇海红泪abcbc09.cn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以西,当年汉武帝挖掘龙首渠,经过后世的几次改建,使关中四万公顷的盐碱地成了一片沃土。
而现在扶苏看着自己的脚下,这片盐碱地还在,龙首渠却还未修建,这也没办法,自己比汉武帝还年长八十多岁。
扶苏在这里思虑了良久,看着春日里的风光,以及这片阳光下最最朴素的人们,他们也是最勤劳的人。
重新坐上了车驾,在回去的路上这位穿越者扶苏一边熟悉着大秦,一边时常思考。
思考自己的处境,以及自己这个身份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以后想要做的事。
现在,想明白了两件事。
所谓拾人牙穗,荀子他老人家过世了,即便他已在天有灵,我这个秦国公子既熟读韩非的书籍,又有李斯这位老师,那么我的祖师就一定且只能是荀子。
如此在战国时期就流传至今的百家诸子圈子中的“学术圈”
我这个秦国公子扶苏,也算是成了他们其中的一份子,这是门票也是一个身份。
在这个时代找一个师出有名很重要,对以后或许必要的政治资源与人脉都极其重要。
另一件事便是开凿龙首渠,让大秦更富有。
前有荀子已过世,后有龙首渠未开凿。
在这一前一后间,扶苏觉得拾人牙穗这个计划很不错。
黄昏时分,扶苏这才回到咸阳城,正巧遇见了准备离开咸阳的王绾。
在王绾身后还有很多年轻学子相送,这些学子有的衣着名贵,还有的衣着简陋,他们都是王绾的门客或者是学生,还有几个是腰间有佩剑的朝中官吏。
众人正依依不舍,王绾看着行礼的众多门生已经是老泪纵横。
这位昔日的秦国丞相就要离开了,秦国有了新的丞相,他叫李斯,李斯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丞相。
扶苏多看一眼,低声道:“回宫。”
蒙恬赶着马车,就从王绾眼前的咸阳城南门进入了咸阳城。
众人见到了华贵的车驾,以及护送在前的蒙恬将军,还有车帘被风吹起时,见到的那个少年人。
在场众人纷纷行礼,能让蒙恬将军护送,能坐在如此华贵的车驾上,岂能不行礼。
在众人身前,须发花白的王绾颤颤巍巍躬身行礼。
此时,王绾深刻体会到了秦国的冰冷与残酷,这个强大的秦国要往前走,要更强大,它就会摒弃一切无用的累赘。
无论是以前的秦王,还是现在的始皇帝,哪怕是这位公子扶苏。
这咸阳已没了他的容身之地,至少是皇帝给了他优渥的养老条件。
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,学习与积累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过程,扶苏叹息自己没有见到过荀子的稷下学宫,那座学宫多半已经毁于战火了,荀子最后安然地老死了,老死在了楚国的旧地。
扶苏本想问李斯有关稷下学宫的事,想知道荀子他老人家生前是什么样。
但自从上一次交了“作业”之后,李斯就没再让人送书信来,甚至也不让人来高泉宫问候了。
李斯能成为我这位公子的老师,是因父皇的一句话。
大抵是,当初李斯与父皇说了高泉宫那晚,在华阳太后灵柩前的谈话,父皇这才觉得我这位公子需要李斯这样的人教导。
高泉宫殿前,放着一把新做出的椅子,扶苏就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块木牌发呆,这块木牌本来是给荀子他老人家做灵位用的,这块木牌至今没有刻字。
因扶苏也不知道,若要祭奠荀子,到底是应该按照赵国的习俗,还是齐国的习俗?
难道说荀子老死在楚国,应该按照楚国的习俗祭奠吗?
各国习俗不同,思来想去,扶苏放弃了。